欢迎访问中华龙舟网(原龙舟信息网)!

汨罗龙舟的起源于发展

来源:中华龙舟网  日期:2019-06-19  点击:396 
分享:

    汨罗龙舟产于湖南汨罗市。汨罗自古文人荟萃,胜迹很多。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汨罗江而死。为怀念屈原,接待海内外来宾,1987年成功创制汨罗龙舟

  汨罗龙舟品质特征:外形紧细稍弯似龙舟,透绿多毫。滋味醇爽,汤色杏绿明亮,叶底嫩匀。

  龙舟的起源

  神州大地,龙的故乡。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龙,以其独特的形态渗透在人们生活中。不论是宫殿、房屋、庙字,还是衣物。用具或是故事、传说,乃至民间竞技、游戏。节日习俗等,无不留下龙的痕迹。

  古文献中更早有龙舟记载的是公元前318一296年,相当于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关于龙舟竟渡的起源,传说纷坛,流传更广的是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主张不被采纳,反遭小人诬陷,含恨抱石自沉泪罗江。楚人怜之,纷纷驾船争逐江上相救。以后这种说法越来越多,为各种传说中影响更大者。随着历史推移,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蔓延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浩瀚的世界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南宋时,广东已有民间的大型龙舟竞渡,明清时,广东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更普遍。解放后,省内各地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龙舟赛事,水平不断提高。

  龙舟的鉴赏

  龙舟,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龙舟的鉴赏,还是一门学问呢!

  龙舟分“专职龙舟”和“业余龙舟”两大类。“专职龙舟”只作鸦默雀竞渡,不作它用。“业余龙舟”则是以生产用船临时改装而成,用后又恢复为生产用船。

  专职龙舟又分为专用龙舟、简便龙舟、游龙、造型龙舟等。

  各种龙舟的构造大致相同:船体(包括浆梢或橹)、龙头、龙尾、各种装饰物和锣鼓。

  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无论专职龙舟或是业余龙舟龙头都是竞渡前才装上船头的。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广州西江水系的鸡公龙头和东江水系的大头狗龙头,别具特色。

  龙头多染成红色,称“红龙”。也有涂为黑色或灰色的,称“黑龙”或“灰龙”。龙尾大多用整木雕成,充满鳞甲。

  船上装饰更繁杂的以顺德的鸡公头龙舟为代表。其中部有一个神楼,一个大鼓和一个铜锣。龙舟上有龙头、龙尾旗、帅旗和罗伞等装饰。龙舟的大小按扒龙舟的人数区分:3人、5人、10人的为小龙舟,长约1丈半到2丈;20到50多人的为中龙舟,长5丈到7丈;60到100人以上的为大龙舟,长9丈到10多丈;还有200多人的特大龙舟

  小龙舟只有桡手和舵手,中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一人;大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两人。珠江三角洲一带因河床比较宽,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故龙舟比较大,60多人以上的算较普通,100多人的也很多。

  龙舟的奇俗

  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两岸欢乐的人群一起,构成乡情浓浓的中国龙舟竞渡风俗画。龙舟竞渡,起源干四、五千年前我国民间的一项有趣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漫长发展岁月里产生五花八门的龙舟奇俗。

  江西等地有旱龙舟之俗,龙舟有竹制、也有木制,这种活动观者如云。《琼州府志》载:“城中人缚竹为船,用五色纸为饰,鸣钲鼓沿街作竞渡状,名日旱船。”《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诸市”。《江西通志》载,在金溪城,“每岁五月五日,城内造龙舟,以人装故事其上,一舟数百人舁之,行诸陆地”。《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十人舁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歙县志》也记载了当地有旱龙舟之俗。

  四川省五通桥和浙江武进县等地赛龙舟于夜间举行。龙舟张灯结彩,有的用彩灯作龙眼、有的在水面上设堆堆浮焰,龙舟于其问成双疾驰灯光灿灿,泛映水面,像一条条游龙在水面竞飞,尤为动人。

  游船式竞渡较为普遍。从汉代开始就有游船式竞渡了。古时杭州西湖一带,民间端午节举行娱乐性龙舟竞渡活动,《梦梁录》载,官府在西湖举办游船式竞渡,“龙舟六只,戏于湖中”,船上有“七圣”、“二郎神”等装饰,划船人戴“大花”、“卷脚帽子”、“穿红绿戏衫,像演戏一般”。这些龙舟也进行速度比赛,终点夺标。我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龙船景也叫“趁景”,每年衣历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指定水域邀集各乡龙船前来“应景”。因不争名次,只表演技巧,故称“趁景”。它轮流在各乡举行,每天一景。有些乡村很看重“龙船景”,像过盛大节日似的热闹。凡外村嫁来的妇女,看到娘家来的龙船“应景”,就要和丈夫、小孩带鞭炮、饼食,划小艇去表示欢迎。



相关新闻

  • 端午节龙舟竞渡歌谣习俗 端午节龙舟竞渡歌谣习俗

    端午节龙舟竞渡歌谣习俗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舟”“龙船赛会”等,是一项具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备受人们喜爱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间时也是一项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竞技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为表达快乐的精神、愉悦的心情,人们喜唱竞渡歌谣,或即兴创作歌谣,并吸引 [阅读]

  • 龙舟竞渡的传统从何而来 龙舟竞渡的传统从何而来

    端午节送瘟神禳灾祸的风俗.最早起源于夏至节的祭祀活动。大约始于周代的夏至节,人们祭祀天地的意图一是祈福,二是禳灾。《周礼·春官·神仕》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物以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夏至的灾祸主要是气温上升所带来的瘟疫和毒害,因为其时的医药卫生条件所限,古人 [阅读]

  • 你不知道的“龙舟那些事” 你不知道的“龙舟那些事”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温州竞渡,至迟在宋时已很流行。叶适诗:“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可见温州一带的竞渡,渊源于古代越族龙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用于祈求平安和丰收。 [阅读]

  • 汨罗龙舟的起源于发展 汨罗龙舟的起源于发展

      汨罗龙舟产于湖南汨罗市。汨罗自古文人荟萃,胜迹很多。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为怀念屈原,接待海内外来宾,1987年成功创制汨罗龙舟。  汨罗龙舟品质特征:外形紧细稍弯似龙舟,透绿多毫。滋味醇爽,汤色杏绿明亮,叶底嫩匀。  龙舟的起源  神州大地,龙的故乡。中华民族,龙的传人。龙,以 [阅读]

  • 赛龙舟的由来和发展 赛龙舟的由来和发展

    龙舟一词,更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