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龙舟网(原龙舟信息网)!

纪念伍子胥 苏州史学教授提出端午节起源新观点

来源:中华龙舟网  日期:2019-06-27  点击:484 
分享:

  “苏州应是端午节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赋予端午节纪念意义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一位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老教授戈春源近日提出端午节起源新观点。

    端午节起源新观点" alt="纪念伍子胥 苏州史学教授提出端午节起源新观点" width="690" height="517" style="width: 690px; height: 517px;"/>

  戈春源是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理事。戈春源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为流行的是后人为悼念屈原,逐步形成了以竞渡为主的端午节。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戈教授认为,吴均的说法并不正确。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他的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的“伍君”便是伍子胥。而与吴均同时代《荆楚岁时记》的作者宗懔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竞渡是“东吴之俗,不关屈平也”。

  针对戈教授的看法,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承宗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华民族风俗传统“多源一体”,各地关于端午节风俗来历也不尽相同,史学界对于端午节究竟起源于何时的说法也不一。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与人们每年特定时节的禁忌和迷信有很大的关系。六朝前期,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主要集中在避恶逐疫上。到了六朝后期,端午节习俗开始发生变化,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嘉辰”的观念逐步普及,赛龙舟、吃粽子、斗百草诸习俗成为端午节中的重要活动内容。

  张承宗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应该是正确的,这一点在《清嘉录》上有明确记载,但是由于五月五日各地民俗不尽相同,因此仅凭这一点就认定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不够充分。但是如果纪念伍子胥的说法成立,由于生在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比生在战国时期的屈原早二百多年,就将端午节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二百多年。另据民俗学家吴祖德表示,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纪念屈原只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至少还有六种起源说。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苏州人传统的端午习俗中,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出艾叶菖蒲。此外,苏州人的端午,还有喝雄黄酒,给孩子穿戴虎头鞋帽,胸前挂上五色香袋等习俗。苏州一些老字号药店,如王鸿翥等精心制作端午香袋成为传统节令产品中的一枝奇葩。蕴含各种美好意愿的端午节令用品,曾经是许多苏州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也曾对媒体表示,多年来介绍端午节来历时,总只讲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结果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传统文化记忆,从整体上冲淡了端午节的传承”。


相关新闻

  • 龙舟文化丨器材篇:碳纤桨是竞赛龙舟利器 龙舟文化丨器材篇:碳纤桨是竞赛龙舟利器

    千龙网海南3月8日讯(记者 袁帅)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庆祝“龙抬头”,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同时,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象征着新的一年要开始兴旺起来,赛龙舟运动即将开始。现今,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这项运动中还能体现我国传统 [阅读]

  • 东莞龙舟制作名匠冯沛朝:亏本也要制作大龙舟,开创性研发小龙舟 东莞龙舟制作名匠冯沛朝:亏本也要制作大龙舟,开创性研发小龙舟

      在中堂,龙舟也被人们称呼为“怀女船”。这是当地人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怀女师傅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认可和点赞。二十多年前,冯沛朝从父亲冯怀女手里接棒,坚持手工制作龙舟。  他就像一个走在龙舟制作传承路上的战士,亏本也在坚“守”制作大龙舟,传承技艺。与此同时,也不忘“进攻”,开创传承的新天地——制 [阅读]

  • 广州龙舟文化知多少?最年轻的龙头“老大”为你讲解 广州龙舟文化知多少?最年轻的龙头“老大”为你讲解

    在广州,端午节又被称为“龙舟节"它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春节十里八乡的隐形土豪们都纷纷出动各大河道鞭炮齐发,百条龙船在穿梭丰盛的龙船饭和岸边观摩的人群让这个节日变得充满了力量感,一年比一年盛大赛龙夺锦不仅是民间竞技的展现更是连接宗族文化、乡邻情感的精神纽带每艘龙船代表着不同村落的传统和文化龙头和龙尾 [阅读]

  • 龙舟文化展,带你追溯龙舟运动的“前世今生”! 龙舟文化展,带你追溯龙舟运动的“前世今生”!

    展览选取乐从近年来镇、村的各项龙舟赛事图片以及顺德龙舟俱乐部乐从龙舟队七年来重大赛事的奖杯、奖牌、现场赛事图片、龙舟器材实物等作展示,演绎我镇龙舟盛事的风俗、盛况,向市民展示中国龙舟界的神话,感受龙舟精神。展览精彩内容抢先看↓↓↓中国龙·图腾荀子曰: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 [阅读]

  • 百年技艺的传承 龙舟传统手工制作解密 百年技艺的传承 龙舟传统手工制作解密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当年隋炀帝为下江南而造的龙舟可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龙舟”之一了,据载该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四层,一百二十间房,简直可以媲美当今的海上游轮了。这艘龙舟后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被称为“天子之舟”。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 [阅读]

  • 龙的传人是如何制造龙舟的 龙的传人是如何制造龙舟的

    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因此对龙舟的制作也是十分讲究的,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 焚香、 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选料: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 [阅读]

  • 纯手工造龙舟 坚守700多年的历史传承 纯手工造龙舟 坚守700多年的历史传承

    端午节临近记者前往福建省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探访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传统龙舟制作技艺。方庄村有“龙舟村”之称,自明清以来就有建造龙舟的传统。但是,如今,年轻人都喜欢去竞渡,而不愿意留下来坚守龙舟制作这一传统技艺了;村里仅剩4家龙舟厂,主要都是老一辈传承人在坚守。即便有的龙舟厂已经用机器代替人工,但他们仍旧 [阅读]

  • 浅谈番禺龙舟文化-番禺龙舟基地 浅谈番禺龙舟文化-番禺龙舟基地

    番禺地处水网之区,船曾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番禺地名来由的其中一说,也就与船有关。据《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云:“帝俊(舜)生下禺号,禺号的后代为淫梁,淫梁生下了番禺。番禺是制作船的祖师。”由此可见,番禺与舟的关系密切.  番禺人喜爱龙舟,据有 [阅读]

  • [美食文化]:北京龙舟活鱼 [美食文化]:北京龙舟活鱼

    “龙舟活鱼”是北京听鹂馆餐厅的一道宫廷风味名菜。系将活鱼开膛剖腹洗净,在鱼脊中间翻转呈船舱状,并将鸡泥加蛋清、黄酒搅匀填入“船舱”中,加适量鱼汤、葱、盐等调料蒸至入味,随将汤滗入鱼盘,推入煮熟的蛋清泡,再放上蒸好的“龙舟鱼”,便成色彩艳丽、独具一格的美肴了。 相传,清乾隆皇帝 [阅读]

  • [美食文化]:浙江菜-丰收龙舟 [美食文化]:浙江菜-丰收龙舟

    【菜名】 丰收龙舟【所属菜系】 浙江菜【特点】 鱼身深黄,肉质松脆,滋味鲜香。蛋、茧软滑,鲜咸适口,造型别致【原料】 桂鱼一条(重约1500克)。 鸡蛋4个(重约200克)、鱼茸125克、猪肥膘肉100克。精盐5克、味精3克、葱、姜丝各15克、绍酒50克、番茄沙司50克、红曲粉0.5克、干淀粉400克、熟猪油500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