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华龙舟网(原龙舟信息网)!

东莞龙舟制作名匠冯沛朝:亏本也要制作大龙舟,开创性研发小龙舟

来源:中华龙舟网  日期:2019-07-04  点击:745 
分享:

  在中堂,龙舟也被人们称呼为“怀女船”。这是当地人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怀女师傅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认可和点赞。二十多年前,冯沛朝从父亲冯怀女手里接棒,坚持手工制作龙舟

  他就像一个走在龙舟制作传承路上的战士,亏本也在坚“守”制作龙舟,传承技艺。与此同时,也不忘“进攻”,开创传承的新天地——制作缩小45倍的龙舟工艺品。

  “守”:亏本了,依然接单制作龙舟

  在中国龙舟之乡中堂,端午前一段时间,水面早已有劈波斩浪的龙舟。5月16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沿滨江东路,来到位于东向村,看到了60多岁的冯沛朝,正在对今年所制的龙舟进行收尾工作。

  中堂是东莞唯一还在坚持制作龙舟的地方,而冯沛朝的船厂制作龙舟就深受人们欢迎。“这是31米长,这是28.8米的”冯沛朝向记者介绍几条正“躺”船厂里,等待下水的龙舟。不时有风从东江上徐徐吹来,令人神清气爽。老人家笑着说,“这么多年来,制作过400多艘龙舟,最大的有31米,都坚持手工制作。”

  从冯沛朝的曾祖父开始,冯家就一直从事造船工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造船世家”。数百年过去了,冯家手艺已经传承至冯沛朝。他的父亲冯怀女师傅为龙舟制作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这个儿子学得最好,只有他才能做师傅。”冯怀女曾对人这样评价冯沛朝,对他寄予厚望。

  生活龙舟之乡的冯沛朝从小就对龙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16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龙舟。两年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快速掌握龙舟制作技艺,可带人独立制作龙舟

  “这个非常不容易,成为‘拿尺’的师傅需要付出,也需要努力。”冯沛朝说,“这几年来,船厂每只三月后,都会请人六七人来做工,协助制作龙舟。尽管有人年年来做工,却依然没法成为‘拿尺’师傅。”

  他最早有制作松木龙舟,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追求更轻更快的杉木龙舟。今年就有来自麻涌、万江等地5艘龙舟订单,都是杉木的。

  如今,龙舟似乎也具备快消品的特性。冯沛朝说,“以前的松木龙舟,可藏在河底淤泥保存一百年,现在的杉木的龙舟,三四年就要换一次,这也契合了龙舟扒标年三年一次的特性。”

  从格木,到松木,再到杉木,龙舟制作的木料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冯沛朝坚守父辈传来的龙舟制作工序和技艺。选底骨—起底—起水—打水平—转水—做大旁—做横挡—做坐板—安龙肠—加固中肠—上桐油灰—刨光—涂清漆—制作安装龙头—安装尾舵。

  “现在制作龙舟的木料都是从中山运过来的,不便宜了。”冯沛朝说,“一条龙舟的售价在10万元左右,这些年来,随着成本的上升,可以说是制作一条,就亏一条。”但是,“亏本也要做,这是传承。”他说。

  “攻”:想法子,制作缩小45倍的龙舟

  “我制作的小龙舟,也有被人当做礼物带到美国。”冯沛朝自豪地对记者说。从最长31米的大龙船,到现在制作最小68厘米的小龙舟龙舟比例缩小45倍的同时,功能性质也发生变化,成为了愈渐受人欢迎的手工艺品。随着人们对传统龙舟的需求越来越少,冯沛朝就开始想法子找传承的新路。

  “当时隔壁村,有人做了小龙舟,观赏价值虽说不高,但也给人以启发。”冯沛朝说,2010年开始,他也开始琢磨做小龙舟。初次试水小龙舟的结果就是一条“不像样”的小龙舟。他也不自弃,花费三四个月时间,琢磨如何做小龙舟。当和传统龙舟保留一模一样的工序、技艺特点的小龙舟制成后,冯沛朝有了传承的新路径。

  “制作龙舟,一年也就忙3个月左右,端午一过,几乎就没活干了。”冯沛朝说,制作龙舟,刚好填补空档期。

  平均每年,他能制作80条左右小龙舟,还供不应求,正好弥补制作龙舟的亏损。从大龙舟到小龙舟,就制作这一块,对技艺的要求更高。冯沛朝说,“制作起来更伤神,要做好,做得有观赏性,必须精益求精;船体的拼缝,也有更有讲究。”根据不同人的需求,他制作的小龙舟有的长138厘米,有的长128厘米,最小的是长68厘米。

  以前的龙舟多是驰骋在水面上,现在冯沛朝制作龙舟也变成了人们家中的收藏品和装饰品。他说,小龙舟已成为东莞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了人们表达友好的纪念品。

  国贸城开业时,不少人为其所展示的莞邑风情所陶醉,其中就有冯沛朝制作的小龙舟。他说,“没过几天,放置在国贸城的九条小龙舟就被人们买走了。”

  “不论地域,不分男女”

  欢迎有心人来拜师学艺

  “不论地域,不分男女。”冯沛朝说,只要下决心想传承技艺的人,都可以来拜师学艺;女的可以来学制作龙舟。传承遇到了困难,这是一种无奈和妥协。

  冯沛朝的小儿子会制作龙舟,但不会制作龙舟。他说,“这个小儿子是最合适成为家传技艺的传承者。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制作龙舟,又脏又累,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请来做工的都是外地人。”他的老伴曾建议,可以将龙舟制作技艺教给来做工的人。冯沛朝也悉心指导,奈何至今,这些做工的人中,也没人成为“拿尺”的师傅。

  冯沛朝个人有“东莞民间工艺名匠”的称呼,船厂有“东莞市龙舟制作传承基地”的荣誉。基于此,不少人可能会认为,冯沛朝制作龙舟的船厂一定很热闹。他却说:“就连村里也少有人来。”说到这里,他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你来学艺,朝九晚五,还管两餐饭。”


相关新闻

  • 龙舟文化丨器材篇:碳纤桨是竞赛龙舟利器 龙舟文化丨器材篇:碳纤桨是竞赛龙舟利器

    千龙网海南3月8日讯(记者 袁帅)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庆祝“龙抬头”,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同时,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象征着新的一年要开始兴旺起来,赛龙舟运动即将开始。现今,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在这项运动中还能体现我国传统 [阅读]

  • 东莞龙舟制作名匠冯沛朝:亏本也要制作大龙舟,开创性研发小龙舟 东莞龙舟制作名匠冯沛朝:亏本也要制作大龙舟,开创性研发小龙舟

      在中堂,龙舟也被人们称呼为“怀女船”。这是当地人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怀女师傅传承龙舟制作技艺的认可和点赞。二十多年前,冯沛朝从父亲冯怀女手里接棒,坚持手工制作龙舟。  他就像一个走在龙舟制作传承路上的战士,亏本也在坚“守”制作大龙舟,传承技艺。与此同时,也不忘“进攻”,开创传承的新天地——制 [阅读]

  • 广州龙舟文化知多少?最年轻的龙头“老大”为你讲解 广州龙舟文化知多少?最年轻的龙头“老大”为你讲解

    在广州,端午节又被称为“龙舟节"它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春节十里八乡的隐形土豪们都纷纷出动各大河道鞭炮齐发,百条龙船在穿梭丰盛的龙船饭和岸边观摩的人群让这个节日变得充满了力量感,一年比一年盛大赛龙夺锦不仅是民间竞技的展现更是连接宗族文化、乡邻情感的精神纽带每艘龙船代表着不同村落的传统和文化龙头和龙尾 [阅读]

  • 龙舟文化展,带你追溯龙舟运动的“前世今生”! 龙舟文化展,带你追溯龙舟运动的“前世今生”!

    展览选取乐从近年来镇、村的各项龙舟赛事图片以及顺德龙舟俱乐部乐从龙舟队七年来重大赛事的奖杯、奖牌、现场赛事图片、龙舟器材实物等作展示,演绎我镇龙舟盛事的风俗、盛况,向市民展示中国龙舟界的神话,感受龙舟精神。展览精彩内容抢先看↓↓↓中国龙·图腾荀子曰: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 [阅读]

  • 百年技艺的传承 龙舟传统手工制作解密 百年技艺的传承 龙舟传统手工制作解密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当年隋炀帝为下江南而造的龙舟可算是历史上最豪华的“龙舟”之一了,据载该船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共四层,一百二十间房,简直可以媲美当今的海上游轮了。这艘龙舟后被烧毁,隋炀帝又下令造一艘更大的龙舟,被称为“天子之舟”。端午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 [阅读]

  • 龙的传人是如何制造龙舟的 龙的传人是如何制造龙舟的

    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因此对龙舟的制作也是十分讲究的,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 焚香、 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选料: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 [阅读]

  • 纯手工造龙舟 坚守700多年的历史传承 纯手工造龙舟 坚守700多年的历史传承

    端午节临近记者前往福建省闽侯县南通镇方庄村探访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传统龙舟制作技艺。方庄村有“龙舟村”之称,自明清以来就有建造龙舟的传统。但是,如今,年轻人都喜欢去竞渡,而不愿意留下来坚守龙舟制作这一传统技艺了;村里仅剩4家龙舟厂,主要都是老一辈传承人在坚守。即便有的龙舟厂已经用机器代替人工,但他们仍旧 [阅读]

  • 浅谈番禺龙舟文化-番禺龙舟基地 浅谈番禺龙舟文化-番禺龙舟基地

    番禺地处水网之区,船曾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番禺地名来由的其中一说,也就与船有关。据《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云:“帝俊(舜)生下禺号,禺号的后代为淫梁,淫梁生下了番禺。番禺是制作船的祖师。”由此可见,番禺与舟的关系密切.  番禺人喜爱龙舟,据有 [阅读]

  • [美食文化]:北京龙舟活鱼 [美食文化]:北京龙舟活鱼

    “龙舟活鱼”是北京听鹂馆餐厅的一道宫廷风味名菜。系将活鱼开膛剖腹洗净,在鱼脊中间翻转呈船舱状,并将鸡泥加蛋清、黄酒搅匀填入“船舱”中,加适量鱼汤、葱、盐等调料蒸至入味,随将汤滗入鱼盘,推入煮熟的蛋清泡,再放上蒸好的“龙舟鱼”,便成色彩艳丽、独具一格的美肴了。 相传,清乾隆皇帝 [阅读]

  • [美食文化]:浙江菜-丰收龙舟 [美食文化]:浙江菜-丰收龙舟

    【菜名】 丰收龙舟【所属菜系】 浙江菜【特点】 鱼身深黄,肉质松脆,滋味鲜香。蛋、茧软滑,鲜咸适口,造型别致【原料】 桂鱼一条(重约1500克)。 鸡蛋4个(重约200克)、鱼茸125克、猪肥膘肉100克。精盐5克、味精3克、葱、姜丝各15克、绍酒50克、番茄沙司50克、红曲粉0.5克、干淀粉400克、熟猪油500克 [阅读]